- 检视阅读
- 有系统的略读
- 粗浅的阅读
- 避免摄入过多信息
- 做笔记
- 结构笔记
- 自我提问
- 基本问题
- 语言的缺陷
- 分析阅读
- find context from the air
- 四种反对角度
- 争论
- 确认对方的理解程度
- 不被争论影响
- 其他
- 实用性书籍
- 想象文学
- 哲学书
三年前刚开始工作时我保留着学生时代的习惯——在吃饭、等车的各种空隙打开微信阅读看书。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算是见证了我这个习惯的消失,我还记得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入职,得去湾区呆一个月,回国前我逞着放假从三藩飞去LA玩几天,在飞机上我看了这本书的开头,坐在我身边的老奶奶偷瞄了我好几眼——看着我阅读汉字,同时做着汉字的笔记。
后来因为工作的繁忙我就丢掉了阅读的习惯,这本书也就看了个开头,其实那时的阅读习惯是势必会被丢掉的。因为工作上要学的东西很多,而且那时的阅读漫无目的,看到什么书就读。不是说漫无目的不好,不适合工作初期的自己而已。
今年年初的时候,自己把以前的笔记做了整理和再分类,于是看到了备忘录里自己记的笔记:
“阅读”:
- 理解力相当,获得资讯。
- 资讯相当,获得理解力。
这句话说的很泛,导致我后来在阅读、沟通、写作的时候总会想起这句话,书中也说了类似的话:
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:敏锐的观察、灵敏可靠的记忆、想象的空间,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、省思能力。
因此我决定重读这本书。
也有和在大学时代就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讨论过此书,结合我观察豆瓣上的评论来看,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此书无关紧要,说了很多本该如此的废话。但我自己觉得这本书提出的阅读规则如书中所说:
这些分析阅读的规则是一个理想化的阅读。没有多少人用过这样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。 …… 当我们说默认读书“读得很好”时,我们心中应该要有这些标准来做衡量的依据。
单单说提出一个衡量阅读质量的框架,我觉得本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。虽然我并没有用书中提出的阅读规则来阅读此书,很多我觉得自己用不到的技巧和篇幅我都是跳着看的。例如怎么读历史书,等我以后想好好读历史书的时候再读读参考也不迟。
检视阅读
许多书都值得精读。但有更多的书只要浏览一下就行了。要成为一个好读者,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,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。
有系统的略读
- 先看书名页,如果有序就先看序。
- 研究目录页。
- 检阅索引,知道自己感兴趣的名词出现在哪里。
- 从外包装了解信息。
- 从上面的步骤知道自己感兴趣的篇章,从这些篇章入手。
- 随意翻阅,注意看到文字的要点。
粗浅的阅读
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,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,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。很快你会遇到你读得懂的地方。
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之后的了解——就算只有50%或更少——能帮助你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,增进理解。就算你不重读,对一本难度很高的书了解了一半,也比什么都不了解来得要好些——如果你让自己在一碰上困难的地方就停住,最后就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。
每一本书,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,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。而一本好书,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,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。
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,慢不该慢到不值得,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。
避免摄入过多信息
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,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。换句话说,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。
如何将知识分子的态度与观点包装起来,是当今最有才智的人在做的最活跃的事业之一。目的都在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,很容易就整理出“自己”的思绪。
这里的“学习”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,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——和你已经知道的资讯在同一水平的资讯。
一个读得很广泛,却读不精的人,与其值得赞美,不如值得同情。就像霍布斯所说:“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,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。”
做笔记
有必要时才做笔记。
结构笔记
-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
-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?
-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,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?
书中还提到了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,前者是就一个主题阅读不同的书记录出的笔记,后者则是在前者之上,分析不同书本之间的矛盾观点。
但我自己目前的记笔记方法就是单纯地提炼“整本书在谈论什么”,并且尝试用这个来回答自己关心的问题,我觉得这样的笔记方法就够了。
自我提问
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——在阅读的过程中,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——但不是说这些问题你必须回答。
基本问题
1. 整体来说,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?
2.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,怎么说的?
3.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?是全部有道理,还是部分有道理?
4.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?有意义吗?如果你想做什么?要如何利用此书?
前三个问题确保了读者对内容的理解,尽量规避语言的不完美。
最后一个问题区别了讯息与理解之间的差异,我个人觉得这是本书的关键:
“阅读”:
- 理解力相当,获得资讯。
- 资讯相当,获得理解力。
语言的缺陷
字与意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。在应用这个规则时,你会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认为在语言及思想或知识之间,是一对一的关系。
在关于主旨的种种论述中,文字的血肉和许多概念的重复显现出了作用,你无法确保读者可以正确接受你的思想,甚至你会害怕自己的一些言语会让别人产生误解,所以需要不断从不同角度,结合例子去阐述自己的观点。
书的主旨是骨架,是作者想要论述的东西,而书的文字与表达是血肉,是防止读者误解和不解施加的必要措施。
站在叙述者或作者的角度来看,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。因为这也是最终的目标,所有其他的沟通行为也必须做到这个程度才行。在写作时讲求文法与逻辑的技巧,会使作品清晰,容易理解,也是达到目标的一个过程。相对的,在读者或听者的立场,修辞的技巧是知道当别人想要说服我们时,我们该如何反应。
分析阅读
前两个阶段对应 基本问题 的前两个,最后一个阶段最后最后两个基本问题。
第一个阶段,找出一本书在谈论什么:
- 知道这本书的种类和主题是什么
- 整体性:使用尽可能简短的话,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。
- 复杂度: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,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,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。
-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,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以上是为了让读者掌握结构大纲,不会在文本中迷失,并知道作者想通过书籍解决的问题。
第二阶段,找出一本书在说什么
- 找出重要单字,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。
- 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,找出其中的主旨。
- 如果可以,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。但是,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,你就要去架构出来。
-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,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。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。
以上是为了诠释作者意图,读者需要和作者一起努力达成沟通,防止误解或理解力不够。
第三阶段,公正评价
- 在你说出“我同意”,“我不同意”,或“我暂缓评论”之前,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:“我了解了。”
- 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,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,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。
- 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,在作任何评断之前,都要找出理论基础。
find context from the air
在一个又长又复杂的句子里,区分出不同的主旨是很重要的。
除非你能在一个复杂句中辨认出不同的主旨,否则你无法判断这个作者在谈些什么。
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,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。
用归纳法或演绎法阐述主旨。
阐述没有启发性的主旨(定义),或有启发性的主旨。
必须能评论,提出批评,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。
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,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。或许他可以受训练,却不能受教。因此,最能学习的读者,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。
在作这样的沟通时,接受的一方如果也想同样认真,那就不但要有回应,还要做一个负责的倾听者。你对自己所听到的要有回应,还要注意到对方背后的意图。
四种反对角度
- 你的知识不足
- 你的知识有错误
- 你不合逻辑——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
- 你的分析不够完整
争论
确认对方的理解程度
你唯一能做的是有礼貌地请他们重述你的论点,再说明他们对你的非难之处。如果他们做不到,或是不能用他们自己的话重述你的观点,你就知道他们其实并不了解你在说什么。
不被争论影响
大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,却没想到要学习的是真理。
把谈话当作是战争的人,要赢得战争就得为反对而反对,不论自己对错,都要反对成功。
读者在自己书房和一本书进行对话的时候,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去赢得这场争辩。
然而,学识比较高的人,有权指正比较无知的人所犯的错误。这种不同意见所造成的争论也是可以更正的。
他们必须用来沟通的语言是不完美的媒介,被情绪遮盖着,被个人的喜好渲染着,被不恰当的思想穿梭着。
其他
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:敏锐的观察、灵敏可靠的记忆、想象的空间,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、省思能力。
虽然他们通常比一些差一点的书要复杂一些,但他们的复杂也是一种单纯,因为他们的各个部分都组织得更完善,也更统一。
实用性书籍
关于实用性的书有一件事要牢记在心: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问题。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。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。
阅读实用性书籍的最高规则就是把它应用到行动中。
对作者而言,为了让你去行动,或者相信行动中可以运用这些规则,必然要在书中加上雄辩甚至狡辩,这没有错,但你必须意识到这一点。
想象文学
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,而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。
就算我们真的要逃避现实,应该也是逃避到一个更深沉、或更伟大的真实里。
论说性作品希望一个词只会表达一个意思,但想象文学常常带有隐喻,有时一个词会表达多种含义。
-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。
- 在想象文学中,不要去找共识、主旨或论述。
-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,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。
没有必要去强迫自己记住小说中的名字,好比你去参加了一场聚会,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参会人的名字,但总能记住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,阅读小说也是这样。
哲学书
能够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,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,确实是非常稀有的能力——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也才可能对我们的思想有重大的贡献。